從三個層次發力 壯大農村新產業
來源:中醫農業網 作者:中醫農業網 日期:2013/2/10 21:48:28 閱讀:
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將“壯大新產業新業態”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主攻方向,這是符合農業發展規律和順應農業發展趨勢的重大部署。發展壯大新產業新業態,不但可以緩解農產品供求結構失衡,還可以優化農業要素配置,同時具有顯著的生態環境效應和農民增收效應,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著重要作用。未來,要從推進產業鏈升級、引入現代元素、加強政府服務等方面采取措施,加快發展壯大新產業新業態。
以產業鏈升級激活新產業新業態
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,以產業鏈升級激活新產業新業態,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。
一方面,要因勢利導推進農業產業鏈整合。當前農業產業鏈整合的重點,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、現代物流與現代商業模式等技術與管理手段,優化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產業鏈管理,實現農業生產的產前、產中、產后一體化運作,產供銷、農工商協同化發展。目的是打通農產品供應鏈,實現產銷直接對接,減少流通環節,節約流通成本。目前,已經出現了一些農業產業鏈整合的成功模式,如“生產基地+中央廚房+餐飲門店”“生產基地+加工企業+商超銷售”“生產基地+龍頭企業+物流配送”等。要在現有基礎上,積極引導和推廣這些新型農業產業鏈整合模式發展壯大。
另一方面,要創造條件推進農業產業鏈提升。產業鏈提升,是指農業產業鏈整體質量、效益和競爭力的提升。農業產業鏈提升的重要途徑,是推進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向技術密集、知識密集和資本密集演進。在這一過程中,要將現代科技、經營和管理要素注入到土、肥、水、種、藥等各個環節和生產、加工、銷售等全過程中去,從而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、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品質,推動農業轉型升級,提高農業產業績效和競爭力,以“全產業鏈提升”,實現“全價值鏈升值”。
此外,還要利用好新一輪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,以農業為依托,推進農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,拓展多種農業新功能,催生多種農業新業態,切實推進農業產業鏈延伸。
以現代元素催生新產業新業態
在現代農業發展中,有不少新元素、新技術,用好這些新元素,有利于催生農村新產業新業態。
一是發展“互聯網+農業”。當前,新一輪技術革命、產業革命和信息化變革交融對接、縱深發展,應運而生的新技術、新裝備、新模式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,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,也為發展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帶來了“互聯網+農業”的“風口”。“互聯網+農業”強調現代信息技術對整個農業產業鏈的全面滲透與改造,正在成為催生新產業和新業態蓬勃發展的新引擎。適應和引領這種新趨勢,就會走在發展和壯大新產業新業態的前列,就會在發展壯大新產業新業態中贏得先機。
二是發展農業服務業。發展農業服務業,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分工,推動新產業和新業態的發展壯大,而且也是適應適度規模經營,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客觀需要。當前,農業服務業發展的時間窗口已經打開,發展農業服務業恰逢其時。如,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、經營性農業服務、農業綜合服務、農業服務綜合平臺等新型農業服務業,都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。
三是發展農業園區。現代農業園區在推進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中具有極強的示范、帶動和引領作用。近年來,我國農業園區建設規模不斷增長,目前各類農業園區約5000個,農業園區用地面積約1200萬公頃左右,但農業園區建設用地規模占農業用地總規模的比例僅為2%左右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,要“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”“建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”“提升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水平”,這是發揮農業園區的示范引領作用,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。當前,大多數省(市、自治區)已經出臺了支持和促進農業園區發展的相關政策,以農業園區示范引領新產業新業態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。
以政府服務支持新產業新業態
在這一過程中,既要在認識層面上重視,要清楚地認識到,農業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蓬勃發展,正在給農業農村注入新的強大動力,更要戰術精準、政策給力。
一方面,政府要精準定位、精準發力,更好地發揮好服務和引導的職能。比如,做好引導扶持,支持區域性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;實施信息化和精準化的管理,推動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建設。再比如,品牌戰略是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大重點,區域性農產品公用品牌和區域性特色品牌的建設、推介與營銷,應以地方政府為主導,以優勢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依托,引入現代要素,通過打造區域性特色品牌或改造提升區域性傳統名優品牌來推進。
另一方面,還要在政策上給力,通過差異化政策重點解決好用地、融資、人才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。在融資上,可發揮政策資金的杠桿作用,也可整合各種支農資金,解決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融資問題。在人才問題上,政府可通過購買服務、獎勵、補助等辦法,吸引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所需要的跨界型人才。在基礎設施上,要加強農村公共產品供給,尤其要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和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扶持力度。(作者單位: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)
|